——池州市貴池區江口街道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與探索
朱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強調要“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貴池區是池州市唯一市轄區,轄9個鎮、11個街道,街道占比達55%。街道不是一級政權組織,不設人民代表大會,沒有本級人大代表,轄區居民參與本級公共事務管理和監督存在“缺位”。2021年,為補上這一短板,池州市貴池區人大常委會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關于推行街道居民議事會議制度和建立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以區委批轉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文件形式印發。目前,貴池區11個街道實現居民議事會議制度全覆蓋,開辟了轄區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一、江口街道實施居民議事會議制度的實踐
居民議事會議制度是指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街道人大工委組織轄區內各級人大代表、各方面代表人士,通過定期召開居民議事會議,討論街道經濟社會發展事項、參與民主管理、會商民生實事、落實監督工作的制度。
近年來,江口街道圍繞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進行不懈探索,推行街道居民議事會議,打造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社區人大代表聯絡室等抓手和平臺,創新實施“1+N”議事模式,實現議事會成員與居民全場景、全時段“雙向奔赴”,繪制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的生動畫卷。具體做法如下:
(一)明確議事原則。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街道黨工委于2021年8月,制定了《關于建立街道居民議事會議制度的實施辦法》,成立領導小組,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組長,加強統一領導。堅持服務大局。街道人大工委主動把居民議事會議工作融入街道中心工作,圍繞城市基層治理、文明城市創建及物業管理提升工作開展調研;圍繞水利工程建設、防汛備汛工作調研,抓住急需解決的薄弱環節,提出針對性的建議意見使居民議事會議工作與街道中心工作同頻共振、相向而行,
(二)選聘議事成員。一是明確成員數額?!兑庖姟访鞔_居民議事會成員基數為40名,常駐人口每1500人可增加一名,總數不超過80名,任期為5年。江口街道制定《居民議事會成員選聘辦法》,設立9個選聘區域(街直1個、社區8個),名額總數為60名。二是明確成員構成。《意見》明確居民議事會成員的構成以轄區內居民為主,由轄區內各級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及駐地單位職工、社區干部、居民代表等組成,黨外人士和婦女應占一定比例。三是明確人選條件。居民議事會成員要熟悉基層情況,熱心、關心街道工作;有較強的議事能力,能客觀反映居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四是明確產生程序。議事會成員的產生必須在街道黨工委領導下,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江口街道嚴格履行提名推薦、匯總審議、審查考察、審定公示等程序,確保議事會成員組成結構合理、組織同意、群眾認可。
(三)規范議事程序。一是做到議事范圍明確具體。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主要聽取和討論街道辦事處關于本轄區內的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推進、民生實事項目實施等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聽取和討論轄區基層站所工作情況報告并開展工作評議;反映人民群眾對街道工作的意見建議等。一屆一次、二次會議對23個基層站所開展測評,反饋意見建議7項。二是做到議事事項閉環落實。街道建立完善議事成果的閉環落實機制,推動相關意見建議落到實處。以“民情全覆蓋、民意全對接、民事全答復”為目標,形成議事成果與意見建議的“收集、辦理、督辦、反饋、評估”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辦理情況及時反饋,并對結果進行滿意度測評。一屆一次、二次會議及閉會期間先后對城市閱讀空間、養老服務站等8項民生實事開展監督評議,現已全部建成并發揮效益。
(四)拓展議事場景。堅持從居民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出發,通過將居民議事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創新實施“1+N”議事模式(“1”指居民議事會議,“N”指閉會期間若干議事場景)。一是線下“雙向奔赴”。要求議事會成員按照“政策宣傳員、民情收集員、矛盾化解員”的標準,及時了解和掌握群眾的需求和呼聲。閉會期間以9個議事小組為單位,群眾通過1個“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8個“社區人大代表聯絡室”走進來,議事會成員通過“小區黨群服務站”“小區鄰里議事點”等渠道走出去,實現“雙向奔赴”。2024年以來,組織、動員議事會成員走訪接待群眾24人次,收集意見建議56條,轉化為區人大代表建議25條,一大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二是線上“有的放矢”。發揮“12345”便民服務熱線、“話說物業”“池州物業服務e見箱”等線上平臺作用,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微心愿”任務清單。2024年上半年,已動態匯總“微心愿”200多個,通過多元領辦方式辦結186件,正在幫辦23件。
二、推行街道居民議事會議制度的啟示
街道居民議事會議制度在基層的有效踐行,對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健全基層決策機制,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重大意義。
(一)議事成員民主推薦,實現參與主體“全覆蓋”。居民議事會成員在以“兩代表一委員”為主體的基礎上,充分把握“廣”的原則,廣泛吸收社會各界人士、居民代表參與,彌補了街道無本級人大代表、人大工作力量單薄等短板,為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二)議事范圍民主協商,實現參與內容“全方位”。居民議事會議制度的建立,在街道與群眾之間構建了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渠道,充分發揮議事會成員植根群眾的優勢,把政府的決策部署帶下去,把基層的反映呼聲傳上來。
(三)議事會議民主決策,實現參與形式“全鏈條”。通過召開居民議事會議,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引導議事會成員探討原因,研究對策,較好地體現了政府決策和群眾意愿的對接。
(四)議事落實民主監督,實現參與環節“全過程”。居民議事會議科學合理確定監督項目,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開展民主監督,力求取得讓人民滿意效果。同時,開展基層站所滿意度測評,推動基層權力規范高效運行。
三、完善街道居民議事會議制度的建議
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居民議事會議制度在貴池區各街道落地生根,得到了上級人大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從推行情況看,還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
(一)思想認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街道居民議事會議作為推進基層民主的抓手和載體,尚處于起步階段。上級人大常委會要給予更多指導,街道人大工委要積極爭取街道黨工委支持,積極探索、提煉總結,形成一套系統、完備、科學、管用的操作體系和責任體系,確保這項工作取得更好效果。
(二)作用發揮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議事會成員對街道居民議事會議的性質、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清、理解不深。一方面,街道人大工委要建立完善學習培訓、專題議事、聯系群眾、履職考評等制度,強化議事會議制度剛性執行。另一方面,探索1名人大代表帶領若干議事會成員共同履職模式,推動議事會成員履職常態化、實效化。
(三)融通協同還有待進一步深化。推行街道居民議事會議制度應該和相關工作貫通協同、統籌推進、融合發展。街道人大工委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街道基層治理、城市管理、文明創建、民生實事等重點工作精準選題,組織居民議事會成員閉會期間開展專題調研、實地視察等活動,以實實在在的行動順民意、贏民心、聚民力。
(四)建議辦理還有待進一步落實。街道本級能夠解決的,由街道人大工委交辦并督促解決;街道事權范圍以外的,應通過轉化為市、區人大代表建議的方式,由市、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交辦、督辦,辦理情況和結果由街道人大工委向居民議事會及其成員反饋,實現街道居民議事會議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無縫銜接。
(作者系池州市貴池區江口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