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覆彩巾的女子提起空心彩船居中起舞,男子們一邊敲鑼打鼓、吹奏嗩吶,一邊模擬撐船的動作,他們且行且舞,即興演唱……一場熱鬧非凡的龍船調演出正在上演。激昂的節奏、通俗的唱詞,吸引了周邊十里八鄉的村民紛紛趕來,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這場深受百姓喜愛的龍船調,便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河龍船調,又名“牌調”。它起源于十里崗村,節奏輕快活潑,歌詞朗朗上口,每逢春節期間奏響,洋溢著喜慶氛圍,因此在十里崗村擁有眾多忠實“粉絲”。如今,青陽新河龍船調協會的會員已達400余人。談及龍船調如今的蓬勃發展,村民們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人——縣人大代表曹潤生。
今年62歲的曹潤生,是土生土長的十里崗村人。兒時,龍船調熱鬧喜慶的演出場景,就像一顆種子,在他心中深深扎根。每逢節日,他總是緊緊跟隨龍船調巡演隊,穿梭于各個村落,沉醉其中。在不斷學習實踐與基層宣傳工作中,曹潤生從愛好者逐步成長為市級非遺傳承人。
作為一名縣人大代表,曹潤生以鄉村文化振興為己任,始終沒有停下對龍船調的創新步伐。他琢磨演出形式,改進入戶巡演技巧,還親自提筆創作了百余首龍船調新詞。“村規民約”“防溺水是大事”“雙擁傳統放光彩”“反腐倡廉戰鼓催”等作品,不僅朗朗上口,還緊扣時代主題,其中不少被《學習強國》等平臺收錄。這些新詞的廣泛傳唱,為十里崗村的宣傳治理工作注入了新活力,也助力村子先后斬獲 “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作為非遺傳承人、協會會長,我定當不負使命,守護匠心。我要讓更多年輕人愛上龍船調,傳承這一瑰寶,讓它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綻放光芒,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縣人大代表曹潤生目光堅定地說道。在他的堅守與努力下,新河龍船調正沿著傳承創新之路,一路高歌,邁向更加璀璨的未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