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定位 “十二五”時期,通過奮勇拼搏、開拓創新,力爭將池州開發區建設成為: 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園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加快推進池州市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建設,集聚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主導產業,爭創千億園區,著力打造皖江城市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 皖江開發區率先崛起的樣板區。全面拉開園區發展框架,鞏固提升東部園區,拓展開發西部園區,促進東西園區聯動發展,著力壯大提升主導產業,推動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推動園區大開放、大合作、大發展,力爭走在皖江開發區加速崛起的前列。 全國科學發展示范園區。堅持可持續發展,著力探索科學發展新途徑,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要素優化配置,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產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全國科學發展示范園區。 二、發展目標 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后五年的發展目標是:實現“5123”發展藍圖,即形成電子信息、新能源、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服務業5大主導產業,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億元,財政收入超過20億元,五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00億元,園區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 三、產業發展重點與方向 按照“集中力量促突破、開放合作促跨越、扶大抓小促集聚”的發展思路,主動跟進我省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步伐,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壯大新材料和新能源產業,推進裝備制造業高端化發展,扶持電子信息產業向新一代信息技術升級,著力培育發展現代物流、動漫創意產業,加快發展商貿服務等服務業,促進傳統產業高端化、優勢產業集群化、新興產業規模化,建成池州現代產業發展的核心區,打造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區。 (一)電子信息產業 1、發展思路 大力實施電子信息產業“251”工程,盡快啟動建設西部園區電子信息產業園,積極推進正威集團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承接集聚電子信息骨干企業。重點培育新型平板顯示、計算機關鍵零部件、軟件信息等產業,著力引導企業提高產品技術水平,延伸發展電子信息核心基礎產業,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向新一代信息技術轉變。 2、發展重點與方向 ——新一代電子信息。充分利用正威集團等骨干企業研發實力,積極引進國內外電子信息科研機構和集團型企業,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互聯網核心設備和智能終端產品生產,發展新型顯示、高端軟件、高端服務器等核心基礎產業。積極引進發展傳感器,射頻元器件及中間件等物聯網器件加工業。重點加強與國內外發達地區對接合作,引進戰略投資者建立物聯網、云計算等研發技術示范基地。 ——消費電子產品。積極吸引筆記本電腦、LED燈具消費電子制造企業入駐,大力發展數字化、集成化、個性化的消費電子終端產品,擴大產品制造規模。 ——數字視聽。重點引進骨干企業,加快應用數字視頻、數字音頻等關鍵技術,發展高清晰度電視、數字機頂盒、視頻點播設備(VOD)、數字壓縮和數字編碼器、數字激光視盤系統等項目,促進數字視聽產品高端化發展。 ——光通信及移動通信裝備。抓住新一輪3G、多媒體通信和數字電視的發展機遇,重點引進光纖光纜、光通信器件、光通信系統設備和網絡設備、網絡電視設備等生產企業,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光通信器件、光纖到戶、軟交換等項目。 ——汽車電子。引進多功能導航系統、中高檔汽車音響、微控制器(MCU)、半導體傳感器、驅動器件、通信器件、電源管理和專用電路等關鍵汽車電子項目,發展車身電子控制系統、底盤電子系統、車載娛樂裝置、汽車半導體器件等產品。 ——軟件及信息服務。以發展系統軟件、嵌入式軟件等領域為重點,培育安全操作系統、集成辦公套件、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實時數據庫、XML數據庫等基礎軟件行業,發展工業、智能電網、通信、信息安全等產品,推進網絡信息、數字內容、軟件技術、集成電路等信息服務業壯大。 (二)新能源產業 1、發展思路 大力實施新能源產業“218”工程,深入推進與央企等大型企業合作,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大力引進骨干企業,集聚上下游關聯配套企業,重點發展光伏電池組件及專用設備制造、光伏并網發電裝備及光伏控制系統,加快引進節能產品和設備、新能源汽車電池、地熱和風電裝備,積極培育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發中心,鼓勵企業大幅提高自主研發技術水平,推進新能源產業規模化發展,打造全國智造新能源產業基地。 2、發展重點與方向 ——光伏制造及發電系統。扶持骨干企業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引進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型并網逆變、高轉化效率儲能系統等核心技術,重點發展玻璃基板太陽能電池、光伏儲能裝置、光伏發電DC-AC逆變裝置、光伏控制器等各類并網發電裝備和控制系統,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并網發電裝置及系統產業集群。引進大型并網電站等太陽能光伏系統集成項目,努力打造全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 ——光伏原輔材料。繼續推進與中建材等企業合作,加快引進發展牽動力強的大項目,推進薄膜太陽能電池用TCO玻璃基板生產,適時引進發展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用超白玻璃、發光二極管(LED)用二代化合物半導體、MO源、太陽能級多晶硅、二次電池關鍵材料高純石墨、鋰電池電極材料等項目,著力壯大光伏原輔材產業。 ——地熱、風電裝備制造。加快地熱裝備產品生產,引進空氣能熱水器、地源熱泵中央空調、氨制冷系列產品、氟制冷系列產品、船用中央空調等項目,推動地熱裝備制造規模化發展。跟進風電裝備國產化步伐,引進葉片、齒輪箱、發電機、控制系統等風電裝備關鍵零部件骨干企業,積極發展風電裝備整機制造項目,促進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 ——新型儲能及能源傳輸配套產品。引進發展高性能儲能電容及適用于太陽能、風能等領域的先進儲能產品。積極發展與新能源產業相配套的超導電纜、特高壓電纜、高溫導線、風能電纜等能源傳輸配套產品。 (三)裝備制造產業 1、發展思路 按照“高端引領、突出特色、集群集聚”的原則,大力推進產業“358”工程,依托重大項目和產業基地建設,壯大機械零部件、專用設備、重大裝備、船舶制造、智能裝備等產業規模,加強核心技術和系統技術研發,提高產業核心零部件和基礎配件生產水平,努力做強裝備制造業高端環節,打造全省新興的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2、發展重點與方向 ——機械零部件制造。依托合肥、蕪湖和長三角地區汽車整車發展優勢,重點集聚發動機、變速箱、安全系統、制動系統等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加快擴大橡膠密封件、油封、覆蓋件、沖壓件等產量,壯大發展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鼓勵生產流體增壓裝置、開關磁阻調速電機及配套控制系統等裝備配套件,促進基礎零部件制造行業上規模、上臺階。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緊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方向,重點集聚新能源汽車用驅動電機、變頻驅動等關鍵部件企業,積極引進磷酸鐵鋰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及電池陰陽極、電解液、新一代儲氫合金等項目,促進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化生產。 ——專用設備制造。加快特種車輛和工業用縫紉機生產,圍繞整車和整機制造集聚中小配套企業,不斷壯大產業規模。加強專利技術引進和研發,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努力打造國內知名品牌;加快發展農業機械、磁力驅動設備等制造業。 ——重大裝備制造。引進國內外大型企業,以發展工程機械制造為突破口,培育軌道交通設備、裝載機、挖掘機、道路機械、隧道襯砌臺車、塔式起重機等制造業,加快壯大軌道交通地面關鍵裝備、大噸位挖掘機和裝卸機等產品生產規模,發展大型成套裝備制造業,全力推動裝備制造業向重大、成套設備方向轉變。 ——船舶制造。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船舶制造企業,建設船舶制造基地。引進大型散裝貨船、油輪、集裝箱船、汽車滾裝船、化學品船等項目,集聚發展船用動力系統、甲板機械、艙室設備、環保設備、船舶通信和導航設備等船用關鍵配套產品生產項目,推進船舶制造業向高技術、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智能裝備制造。加快引進骨干企業,吸收智能化技術,壯大以數控機床制造為主的智能裝備制造業。扶持數控機床骨干企業發展,鼓勵企業研發新一代開放式數控系統和智能化編程系統,生產智能化、復合化高效加工機床,配套發展新一代普及型數控系統和數控機床關鍵零部件,促進智能裝備制造業突破發展。 (四)新材料產業 1、發展思路 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強力實施新材料產業“229”工程,鼓勵骨干企業與國內外優質資本和先進技術合資合作,引進補鏈式大中型企業,重點培育有色金屬材料、節能材料、非金屬材料等行業,不斷拓寬產業發展領域,努力推進產業智能化、集成化、高端化發展。 2、發展重點與方向 ——有色金屬材料。重點發展鉛鋅銅有色金屬材料和鎢鉬稀貴金屬材料,積極推進有色金屬回收加工基地建設,扶持發展銅、鉛、鋅、鎢、鉬等新材料加工業,著力打造世界級有色金屬產業基地。鼓勵安徽銅冠形成30萬噸鋅、30萬噸鉛及5000噸鎢鉬生產能力,申請設立國家廢七類拆解加工區,回收生產再生銅、鉛鋅、鎢鉬等有色金屬。加快建設有色金屬產業園,引進有色金屬深加工骨干企業,壯大金屬超細粉末、高純金屬、合金化合物、金屬化工等產品生產規模,培育發展納米材料、涂層復合材料和稀有金屬材料,引進發展高導高強耐電沖蝕合金、航天航空用高溫合金、高溫耐蝕材料等高端產品。 ——非金屬材料。立足周邊地區豐富的非金屬礦資源,支持骨干企業加快白云石基耐火材料規模化、高端化發展,集聚上下游配套企業,打造國際知名耐火材料生產基地。引進培育非金屬粉體功能材料、復合新材料及環保涂料骨干企業,加快發展應用于塑料、造紙、化工、建筑等領域的高端產品,打造池州重要的非金屬新材料基地。 ——其他新材料。加快發展不銹鋼板、鋼金屬制品、彩鋼夾芯板等特種鋼材料加工業,引進仿生與生物醫用材料、生態環境材料、磁性及微電子等新材料加工項目,不斷拓展新材料發展領域。 (五)現代服務業 順應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趨勢,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強力實施“236”工程,著力培育壯大現代物流、動漫創意產業,配套提升商貿、商務、居民服務等其他服務業,努力壯大現代服務業規模,建成皖江示范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新興集聚區。 1、現代物流業發展思路及重點 依托全市公、鐵、水、空等交通基礎設施,以打造東部物流產業園和西部商貿物流園區為契機,著力推進江口物流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不斷引進國內外現代化大型物流企業,培育壯大香港遠航、廣東物流等骨干企業,加快形成港區物流體系,打造立足池州、輻射皖西南的新興物流中心。 ——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規劃建設港口功能配套設施,重點改造江口物流基地,完善分揀、存儲、加工、包裝、運輸、展示、信息等功能,形成配套齊全、設施完善的現代化物流園區。積極申報設立保稅物流倉庫,提升物流產業服務功能。充分利用銅九鐵路、濟祁高速、九華機場快速通道等重要交通設施,構建高效暢達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 ——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整合物流資源,植入現代物流業發展理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與管理手段,創新經營管理機制,實現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的一體化運作。鼓勵企業發展多式聯運業務,形成綜合物流產業體系。 ——培育臨空型產業。依托位于九華國際機場核心區的區位優勢,積極謀劃建設臨空經濟功能區,引進航空物流、物流貨運等各類企業,發展倉儲、運輸、中轉、配送、包裝和物流加工等服務業,拓展零售服務、商務服務等衍生業態,促進臨空型服務業大發展。 ——建立現代物流信息系統。加強物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物流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建立公共物流信息服務載體。積極對接皖江城市帶乃至長三角公共物流信息大平臺,構建內外通暢、互聯共享的物流信息資源網絡體系。 2、動漫創意產業發展思路及重點 出臺促進動漫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爭取國家及省市專項資金,支持動漫創意產業基礎性、公用性設施建設。加快集聚創意企業,加大原創精品開發力度,加快發展動漫游戲、衍生產品制造及動漫文化產業園等,盡快形成動漫創意產業集群,打造國內知名的動漫創意產業基地。 ——引進集聚創意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動漫創意企業來我區建立辦事機構、研發中心和制作基地。加強產業引導,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培育動漫企業向綜合性文化創意集團方向發展,形成制作水平高、開發實力強的動漫創意企業高端梯隊。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集聚發展中小動漫創意衍生品生產企業。 ——打造動漫創意產品體系。圍繞動漫形象創意,積極引進發展衍生品設計生產項目,鼓勵企業加大動漫衍生系列產品研發力度,拓展形成動漫產業優勢衍生品體系,延伸動漫創意產業鏈。 ——規劃建設動漫文化產業園。支持中卡通等骨干企業積極加強與戰略投資者合作,依托動漫創意產業基礎,打造以文化創意產業研發生產和旅游消費為核心,集動漫游戲、創意設計、演藝娛樂和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動漫文化產業園,促進文化創意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培育動漫創意產業新增長點。 ——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吸引省內外相關院校建立動漫培訓基地,全力打造技術先進、服務高效、綜合成本較低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舉辦和參加國際知名動漫節、動漫市集和漫畫創作大賽等活動,完善動漫產業推介平臺。 3、其他服務業發展思路與重點 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東部園區依托臨港新城等區域建設引進商貿流通綜合體、超市連鎖店、專業店等商貿業態,完善綜合購物、零售服務等功能;西部秋江綜合服務新區重點建設中央商務區、大型專業市場、特色商業街區、購物中心等現代商貿設施,引進培育大中型商貿企業,形成對接主城區、服務西部園區的新型商貿集聚區。培育發展會展經濟、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勞務中介等商務服務業,大力發展居民服務業,完善池州西部現代新城的服務功能。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池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
皖ICP備2022012329號-1 網站標識碼:3417000002
皖公網安備 34170002000042號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