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11341800003280140M/202302-00127 組配分類: 重大行政決策、重要政策執行效果及跟蹤評估報告
      發布機構: 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主題分類: 綜合政務
      標題: 池州市人民政府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文號:
      成文日期: 發布日期: 2023-02-28
      廢止日期:
      池州市人民政府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23-02-28 10:34 來源: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瀏覽次數: 字體:[ ]

      2022年,池州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法治建設的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績,營商環境作位居全省前列,受省委、省政府通報表揚,信訪工作年度總評全省第四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位居全省前列,群眾安全感和政法機關執法工作滿意度指數分別位居全省第一。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工作舉措及成效

      (一)突出黨的領導,持續壓實第一責任人職責。聚焦“一規劃兩方案”主題主線,積極謀劃法治政府建設率先突破三年行動計劃,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與經濟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全年召開1次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會議、7次依法行政領導小組會議、3次依法治市辦會議。堅持示范創建與法治督察雙輪驅動,發揮法治督察“利劍”作用,組織開展3次法治政府建設實地督察,完成省委依法治省辦反饋問題整改。積極組織爭創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市本級、石臺縣綜合創建項目順利進入實地評估。全省首家制定《池州市領導干部學法清單制度》,創新開展“高質量發展局長講堂”,推動形成黨政主要負責人集中述法活動長效機制,組織市縣12名主要負責人現場集中、830余名縣級干部開展書面述法活動。創新組織7個部門“一把手”開展法治建設電視訪談。

         (二)突出營商指標,營商環境滿意度居全省前列。出臺全省首個涉企行政執法優化營商環境“十條禁令”,做好“放管服”改革的加減法,動態調整公布360項市級行政許可、3603項政府權責、1264項公共服務、135項行政權力中介服務事項清單。持續深化“企業開辦一件事”集成辦理、一網通辦,開展“減證便民”動態調整清單190項,全市實行告知承諾制事項增至560項,累計辦理告知承諾事項3.3萬余件。全面加強法治監管水平,31個部門、286個檢查事項、96個業態編入《池州市“一業一查”跨部門聯合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強化政務誠信建設,全年修復經營異常名錄4356戶。部署開展依法推進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違法行政行為集中整治、法律服務進萬企等十大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兌現履約資金949.22萬元。建立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項目清單,兌現資金2852余萬元。積極開展“法治為民辦實事”活動,梳理企業法律風險點633個,提出法律意見建議1288條。上線“政策服務面對面”等特色應用和便民服務20個,114個高頻服務事項實現“兩地跨省互辦”。創新開展“市長面對面”“局長走流程”活動,2022年我市營商環境工作位居全省第五。

         (三)突出立法工作,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起草《池州市松材線蟲病防治條例》《池州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2部立法草案。《池州市農村村民住房建設管理條例》立法經驗,作為“安徽省全國率先立法夯實自建房屋安全管理法律‘基底’”項目,被評為省2022年度“十大法治事件”。2022年,報備規范性文件22件,報備率及時率、規范率100%。

         (四)突出決策機制,推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建立企業、市民、專家、媒體等有關代表列席的政府常務會議機制,6名代表列席參與3個議題決策。13件重大決策實行目錄化管理。開展池州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3件規范性文件后評估工作。實行合法性審查跟班學習制度,對30名法制審核員開展“一對一”指導。全年辦理市級涉法事務137件、規范性文件88件,合法性審查率100%。全市348家黨政機關建立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隊伍。

      (五)突出公平正義,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深化六大領域綜合執法改革,在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市經開區集中開展委托賦權;推進經濟發達鄉鎮綜合執法改革,落實“一支隊伍”管執法;制定稅務、市場監管等15個領域338項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制度。組織開展行政執法技能競賽,集中評查8400余卷執法卷宗,602人被授予行政執法資格。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榮獲“2022年度全國行政執法先進集體”和“第四批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窗口”榮譽稱號。

         (六)突出依法治理,構建完善社會大調解體系。深入推進“八五”普法,全年開展鄉村普法宣傳400余場次,全市建成法治公園(廣場、長廊)93個,市級法治文化示范點21個,省級法治文化示范點1個,建成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9個、省級55個、市級155個,包公法治文化基地被評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石臺縣法治文化長廊被評為省級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完善,2608件法律援助服務惠及弱勢群體。健全非訴爭議化解機制,501個“百姓說事點”及時反映社情民意,9914件調解案件成功率達98%,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行業性專業性大調解體系不斷完善。

      (七)突出權力監督,行政權力運行公開透明。288件人大議案、政協提案全部辦結,按期辦復司法建議、檢察建議10件,向154家被審計單位或有關單位提出審計建議430條。全年召開4次府院、1次府檢聯席會議,“府院、府檢”聯動機制落地見效。加強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實現100%,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率40%居全省第二。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2023年2月,省委依法治省辦我市法治政府示范創建工作進行了綜合訪談、隨機抽考、案卷評查、實地走訪,對工作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其中我市隨機抽考成績在爭創的六個地市中位列第一。同時也指出存在不足:個別重大決策公眾參與程序落實不到位,在涉企領域征求行業商會意見方面做得不全面,部門內部法制審核程序不規范;存在執法全過程影像記錄缺失現象;部分行政執法卷宗不規范等。分析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單位及行政執法人員法治意識薄弱;二是少數地區、部門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落實還不到位。下步工作中將加大工作力度,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

      、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

      一是以示范市創建為總抓手,進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全力建成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并根據中央依法治國辦工作部署,自我加壓,提升目標,積極爭創國家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同時加強對縣區法治政府建設的指導與考核工作。

      二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切口,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優化。推行“五免”服務(證明免開、證照免帶、政策免申、辦事免跑、輕微免罰),著力打造“建‘五免之城’、贏‘池久’滿意”品牌。

      三是以建設信用政府為目標,進一步推進政府履約踐諾。持續推進防范化解政府和國有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開展“新官不理舊帳”問題治理。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建立健全各級政府部門政務失信記錄。

      四是以復議改革落地為抓手,全面推進行政復議規范化、專業化建設。探索建立行政復議員制度,加強行政復議調解工作,提升行政復議公信力,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公正高效、便民為民的制度優勢和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

      五是以執法體制改革為契機,進一步提升鄉鎮(街道)行政執法能力。深化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設。認真梳理鄉鎮(街道)執法的高頻事項,強化信息化支撐,創新推進鄉鎮(街道)賦權、賦責、賦能。優化市、縣(區)、鄉鎮(街道)執法力量配置,年內出臺指導意見。

      六是以規范權力運行為要求,進一步提高行政部門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質效。在提高行政部門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的同時,同步推動主要負責人出聲、出解、出彩。

      七是以完善基層治理為基礎,進一步推動部門治理聯動、增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司法行政、民政、公安、衛健四部門聯動,“法格、網格、警格、醫格”四格融合,管住重點人,防住危險事,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