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11341800003280140M/202502-00035 組配分類: 重大行政決策、重要政策執行效果及跟蹤評估報告
      發布機構: 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主題分類: 綜合政務
      標題: 池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文號:
      成文日期: 發布日期: 2025-02-20
      廢止日期:
      池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25-02-20 16:15 來源: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瀏覽次數: 字體:[ ]

      2024年,全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五免之城建設入選全國《市縣法治建設案例選編》,其中無證明城市建設模式被全省多地學習借鑒;合同履約+信用調解新模式獲評第六屆新華信用杯全國優秀信用案例;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全省第一,行政案件敗訴率同比下降5.32個百分點;公證、法援每10萬人辦案量均居全省第一,仲裁每10萬人辦案量居全省第二,法治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一、把準政治方向,加強法治政府建設領導

      (一)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四個納入: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年度學習計劃、黨校(行政學院)重點課程、送理論進基層系列宣講、年度普法重點任務,舉辦2024年度領導干部法治建設能力專題培訓班,大力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和實踐。

      二)壓緊壓實關鍵少數責任。落實黨委(黨組)中心組、領導干部集中學法制度。落實重大事項及時向市委請示、報告制度。推進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市、縣、鄉鎮(街道)三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覆蓋率100%。

      (三)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以示范促創建,全力爭創第三批全國法治政府單項示范項目;以督察促整改,推動省委依法治省辦反饋27個問題53項整改措施落實;以專項活動促提升,推動政府行為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

      二、緊扣發展大局,推動政府依法履行職能

      (一)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完成石臺縣小縣人口機構改革;推動進一次門、查多項事,落地殘疾人服務等24一件事服務,176項服務應用長三角一網通辦213項服務實現跨省通辦23.7萬件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辦理滿意率99.9%

      (二)抓實五免之城建設。梳理335項免交證明事項辦理3006件次,其中幫代辦業務1913件占總數64%;發布1142辦事免跑負面清單,線上辦理257415次;2251個事項實現證照免帶;落實426項免罰事項清單,辦理764件免罰案件;兌現128個公共政策和政府履約踐諾存量問題涉資金2622.738萬元;兌付免申即享”“即申即享項目資金1.82億元、惠及企業1380戶。五免之城建設體制機制日趨成熟,被《法治日報》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三)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全面清理行政規范性文件1035件、廢止195件、宣布失效129件,專項清理54件妨礙統一大市場的行政規范性和政策文件;推行涉企執法三書同達制度辦案745件,探索涉企行政執法綜查碼制度;開展守護知識產權執法行動,查處知識產權領域案件88件,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1篇案例成功入選2024年度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聯動執法典型案例;建立民營企業家約見公安局長、司法局長制度,司法協助解決涉企問題72個。

      三、突出良法善治,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一)高質量推進地方法規規章實施。制定出臺《池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池州市氣象災害防御規定》等兩部規章,提請審議《池州市農村供水條例》《池州市九華黃精產業發展條例》等兩部地方性法規草案。完善市政府立法咨詢員專家庫建設,配合開展海綿城市等5項法規執法檢查。組織各類法治講座和培訓705次、培訓15471人次。

      (二)強化科學民主依法決策。修訂《池州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發布重大行政決策事項8項,審查重大事項、涉法事務200余件,合法性審查率100%。嚴格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報備12件,對2件重大決策實施后評估。

      (三)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開展政府系統依法行政能力提升行動,推動37項任務落實。舉辦2024“萬馬奔池法治池州專項勞動和職業技能競賽,行政執法資格認證考試通過率達90.64%、位居全省第5。兩家單位榮獲全省一級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防止貨物脫落揚撒案入選全省輕微違法不予行政處罰典型案例。

      四、強化協調監督,嚴明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推進執法司法有效銜接。推動打通行政執法數據信息化通道,努力實現行政執法、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信息互通共享;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通過行刑銜接平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線索32件。構建府院府檢聯動機制,開展法官、檢察官、行政復議員同堂培訓8場次、召開會議16場次,推動22個問題達成共識。

      (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落實26項提升行政執法質效重點工作任務清單。56個鎮街綜合執法機構實現全覆蓋。持續推進柔性執法,制定完善行政裁量權基準,對426項執法事項實行輕微免罰。東至縣全域實行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落實執法辦公場所、統一執法制式服裝、配齊執法設備。

      (三)形成行政執法監督合力。開展進一步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及實施專項工作,排查規范公安等部門5790個電子監控設備。推行行政復議繁簡分流審理模式,受案418件、同比上升138.86%,調解和解率33.78%、同比上升8.31%,糾錯13起、糾錯率4.39%、同比下降2.44%,行政復議、仲裁多篇案例獲評全國、全省優秀等級案例。

      五、夯實法治基礎,推進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一)提升法治宣傳工作實效。落實以案釋法等制度,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普法宣傳40余場,展播普法短視頻30余部。實施“1名村(居)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行動。成功舉辦第十二屆全國調解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及中華大學生金牌調解員技能大賽。《強化依法治水守護長江安瀾》作品榮獲第三屆··全國水利法治短視頻大賽二等獎。

      (二)多元化解社會矛盾糾紛。開展楓橋式人民法庭”“楓橋式派出所創建,完善公安智慧民意感知回應系統,建設一站式+一線式+一環式解紛體系,化解糾紛10782件、成功率達99.3%

      (三)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成市縣兩級48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提供律師、公證等各類法律服務3.9萬余件,其中法律援助2503件、涉外法律事務60件,公共法律服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不斷提升。

      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一定成效,同時也存在立法質量仍待提高、深化行政執法改革力度方面仍待加大、基層法治力量仍待加強、涉企執法仍待規范等問題。

      2025年,全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夯實法治建設工作基礎,推深做實法治政府建設。一是壓實關鍵少數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向更高水平躍升。二是圍繞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領域改革。三是持續推進五免之城建設,深入開展久滿意面對面活動。四是統籌推進鄉鎮街道綜合執法、綜合查一次等改革,推進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五是完善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完善府院府檢聯動機制,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職能。六是加強基層社會治理,踐行和發展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全面實施2023-2025年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統籌推進全民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