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藥放心多了,用手機掃一掃藥品外包裝上的追溯碼,藥品的生產廠家、進貨渠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主城區某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市民楊女士拿著剛購買的藥品說道。楊女士口中的藥品追溯碼,正逐漸成為保障市民用藥安全的“利器”。 藥品追溯碼,相當于藥品的“電子身份證”,由數字、字母或符號組成,具有唯一性。每一盒藥品從生產出廠時,就被賦予了這樣一個獨特的身份標簽,完整記錄其生產、流通、銷售的全流程信息。 走進主城區的多家醫保定點零售藥店,記者注意到,藥店內銷售的藥品外包裝均清晰標注追溯碼,且在藥品銷售環節,店員須依規掃描追溯碼錄入系統,才能完成醫保支付。“藥品追溯碼推行后,一旦有藥品進行二次銷售,系統就能精準識別出來,所以我們的藥品管理更規范了,顧客買藥時也更加放心了。”某藥店店員介紹道。 記者從市醫保局了解到,自藥品追溯碼采集應用工作啟動以來,全市醫保部門、定點醫藥機構積極響應、扎實推進,嚴格執行“無碼不付”機制,推動構建起藥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風險可控、責任可究”的全流程閉環管理體系。截至目前,全市1290余家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已全部接入藥品追溯系統,接入率達到100% 。 “我們將追溯碼校驗嵌入醫保支付系統,嚴格落實‘依碼結算、依碼支付’,并同步開發智能監管平臺,通過比對藥品追溯碼與‘進銷存’數據,精準識別‘回流藥’等違規行為,有效防止了藥品回流銷售。”市醫療保障基金監管中心綜合科科長倪良梁說。 除了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外,我市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也已全面推行藥品追溯碼應用。在市婦女兒童醫院,藥品從入庫、調配到發放全流程均已實現可追溯管理。“這不僅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也讓患者用藥更安心。”該院藥劑科工作人員劉慧說。 市醫保局提醒廣大市民,日常在購買藥品時,可以用手機打開“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或支付寶,掃描藥品外包裝上的追溯碼,了解藥品詳細信息,若發現藥盒碼已有多人掃描過,或掃碼驗證后確認為問題藥品,可保留好藥品、小票等證據,立即向相關部門反映,依法依規主張索賠,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池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
皖ICP備2022012329號-1 網站標識碼:3417000002
皖公網安備 34170002000042號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