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清溪河航拍
圖為市政務服務中心航拍。
圖為市政務服務中心內稅務局窗口。
圖為池州海關關員對出口閥門進行現場檢驗監管。
圖為池州車管所設置“互聯網+”交通管理自助服務區。
群眾輕點指尖,無需翻找厚重文件袋,證照調取即刻完成;企業家安坐辦公室,不必奔波提交繁瑣材料,政策紅利自動精準“落袋”;商戶坦誠認錯,不用憂心高額罰單,柔性執法釋放管理溫度… … 從“群眾跑腿”到“數據跑路”,從“繁瑣證明”到“承諾免交”,池州市全力打造證明免交、證照免帶、辦事免跑、政策免申、輕微免罰的“五免之城”,用數字化改革繪就政務服務新圖景,讓企業和群眾真切感受到其中的力度、速度和溫度。 去年,“池州市建設‘五免之城’法治便民利企‘優’無止境”獲評2023年度全省十大法治事件,池州市《建設“五免之城”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入選全國《市縣法治建設案例選編》。讓我們通過5個故事,探尋“五免之城”如何以改革實效回應民生關切、激活發展動能,感受法治底色下的便捷與溫暖。 故事一:5分鐘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業務 5月8日,市民張楠楠(化名)來池州市政務服務大廳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業務。 張楠楠聽說,辦理這項業務,單身的她需要先去民政部門開具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再趕到公積金窗口。這一趟下來,起碼得耗費半天時間。但是這一天,她并沒有去民政部門開具紙質證明,而是在政務服務大廳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只填了一份承諾書,便順利辦好了業務。看看時間,才過去五分鐘。從半天到5分鐘,張楠楠直呼沒想到:“不用專門跑一趟開證明,省力又省時!” “辦理商品房住房公積金貸款審批業務,要登記申請人婚姻狀況,以便核準是否符合貸款條件。”池州市住房公積金市直管理部工作人員介紹。此前,單身職工需要先到民政部門開具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而現在,職工直接在公積金窗口填寫承諾書即可。 “5分鐘”的背后: 證明免交,322項政務服務事項“無證明”辦理 這看似簡單的幾分鐘,背后是池州市“證明免交”改革的生動實踐。 過去,繁瑣的證明材料成為企業和群眾辦事的“攔路虎”,辦事如同“闖關”,搞不清會在哪一個環節因缺少證明材料不得不來回跑。2023年,池州市司法局、池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創新推行“全面開展清理,取消一批證明”“推動數據共享,共享一批證明”“落實告知承諾,承諾一批證明”“實施部門核驗,核驗一批證明”4種模式,分類推進證明材料精簡優化工作。 截至目前,池州市累計清理60項無謂證明,出臺涵蓋24個部門、322個事項的證明免交清單,依托“皖事通”平臺創新研發“ 五免助手”,為企業群眾提供線上即時核驗、告知承諾免交、部門幫開證明等“免提交”服務,切實減輕群眾辦事負擔。 故事二:證照未帶辦成進出口企業備案事項 6月10日,在池州海關業務辦理窗口,安徽百歲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業務經理陳高山體驗了一回“空手辦事”。當天他沒有攜帶營業執照等材料,就辦成了進出口企業備案事項。 “我營業執照沒帶,怎么辦?”“別擔心,現在不用提供紙質營業執照了,我這里可以直接調取電子證照使用。”“真的啊,太方便了!”自從推行政務服務“證照免帶”以來,池州海關窗口工作人員聽到最多的話就是“方便”兩個字。 “以往進出口企業備案需要公司法人身份證復印件、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各種證件,少帶一樣就要白跑一趟。現在只需調取電子證照,或者通過市場監管部門網站、第三方平臺出示相關信息,即可直接辦理。”池州海關綜合業務二科科長方哲介紹說。 “空手辦事”的背后: 證照免帶,政務服務事項電子證照關聯全覆蓋 “空手辦事”的辦事體驗,得益于池州市推行“證照免帶”政務服務新模式。 近年來,池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錨定便民利企目標,全面梳理并制發電子證照證明清單,通過深度整合數據資源,推動“用證”清單內服務事項與電子證照、相關數據資源精準關聯,同時不斷拓展應用場景邊界,實現辦事基礎信息自動填充、紙質證照無需提交的智能化服務。 截至2024年底,全市2251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證照免帶”,政務服務事項材料電子證照關聯實現全覆蓋。全市累計減少企業群眾攜帶紙質證照超5萬次,直接為辦事主體節約成本超300萬元,成為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生動注腳。 故事三:相隔千里一天換好船員證 3月17日,池州市交通運輸綜合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收到了一份換證申請,申請人是遠在浙江寧波的池州籍內河船員石平。 從寧波到池州,500多公里的距離如何跨越?兩地服務窗口即刻實時對接,指導船員通過“海事通”APP進行異地操作,當天就完成了申報事項。3月18日,市交通運輸綜合服務窗口將辦好的船員證書郵寄給石平,她也因此成為浙江省首個內河船員證書“跨省通辦”的受益者。“以前辦證,得專門回安徽老家,來來回回折騰,沒一周根本辦不完。這次海事部門的工作人員說手機上就能辦,我抱著試試的心態操作,沒想到一步路沒跑,新證就送到手上了!”石平感嘆道。 在杭甬運河寧波段,有超過300名像石平這樣持有安徽地方海事部門簽發適任證書的內河船員。身處異地的他們,存在異地換證難、體檢難、往返原籍換證費時費力等問題。池州、寧波兩地通過強機制、統標準、同舉措等創新方式,依托“海事通”APP和“船員驛站”,創新構建“代收轉辦+體檢互認”機制,實現內河船員證書“掌上辦、就近領、送上船”,單次辦證時間壓縮60%,為每位船員節省成本超千元。 “千里辦證一日結”的背后: 辦事免跑,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幫辦代辦 為了讓企業和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輕松享受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體驗,池州市積極推進政務服務優化升級。 一方面,依托“皖事通辦”平臺推進政務服務智能化,梳理市級154項辦事免跑負面清單,清單外事項均實現“免跑動”辦理,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另一方面,與滬蘇浙建立數據共享互信機制,借助“無感漫游”數據流讓居民享受“同城服務”,早在2019年就在安徽政務服務網池州分廳上線長三角“一網通辦”專欄,初期提供30項企業事項、21項個人事項異地辦理及9類電子證照互認。如今,池州市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事項已增至176項。 在線上織密“一網通辦”數字網絡的同時,池州市同步延伸線下服務觸角。全市56個鄉鎮街道均設立幫辦代辦服務專窗,構建起覆蓋城鄉的便民服務網絡。針對殘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工作人員還會主動上門收集材料、全程代辦。 故事四:兌現政策獎勵就像微信群里領紅包 “叮!”5月9日,安徽鴻葉集團生態竹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德震的手機突然響起。銀行到賬短信顯示:10萬元獎勵資金已打入公司賬戶。“兌現政策獎勵,就像微信群里領紅包,點一下就收到了!”楊德震笑著晃了晃手機。 去年,該公司主導制定了《鉆孔式竹制飲用吸管》團體標準,根據《池州市產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及七個產業發展政策》,可以獲得10萬元獎勵。“放在以前,這筆錢可不好拿。”楊德震指著辦公室文件柜說:“過去申報政策獎勵像備考,得整理一大盒材料,公司財務部門不得不加班加點。而現在,惠企服務平臺就像長了眼睛似的,自動推送了獎勵信息,全程‘零材料、零跑腿’,輕松又省心。” “坐在家里領獎金”的背后: 政策免申,獎金自動觸發直達企業賬戶 在池州市,面向企業的獎補政策有近千項。以往企業申報獎補資金,需經過“企業申請、部門受理、部門審核、預警比對、財政復核、部門兌現”6個環節。這讓不少企業抱怨:“好政策看得見摸不著”“申報材料比產品說明書還厚”。 2022年,池州市司法局聯合市經信局、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財政局深入開展公共政策兌現和協議履約踐諾專項行動,全面梳理有效惠企政策,通過“池州市惠企服務平臺”全部對外公開,推動行政給付、獎補扶持、稅收優惠等政策落實全覆蓋。同時,將原來的6個申報環節優化為“直接兌現”1個環節,真正實現財政資金“無感化”兌付、獎補資金“點對點”直達,企業“免申即享”。 截至目前,池州市通過惠企服務平臺公開在用“免申即享”政策服務852項,累計兌現企業獎補資金2.34億元、惠及企業1757家。 故事五:5到10萬元的罰款變成了批評教育 “感謝你們給我改正的機會,以后一定依法經營!”3月20日,池州市貴池區烏沙鎮超市老板江先生接過《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連連道謝,話語里滿是感激。 今年年初,貴池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巡查時,在江先生經營的超市貨架里發現3瓶過期桶裝礦泉水。“貨值24元,但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要罰5到10萬元。”江先生很著急:“小本生意哪經得起這樣的罰款?” 執法人員并沒有當場開具罰單,而是仔細查看了監控錄像和進貨臺賬,發現這家超市是初次出現此類問題,貨值金額小而且店主能夠積極配合。最終,執法人員依法對江先生給予批評教育,不予行政處罰。 “我們做生意的,有時確實會疏忽,多虧執法人員給了我糾錯的機會。”江先生汲取教訓:“現在每天閉店前,我都會帶著員工把貨架檢查一遍,確保不出差錯。” “不予處罰”的背后: 輕微免罰,要規范也要發展 在生產經營中,往往有一些企業和個體戶因為對法律規定不熟悉或一時疏忽,不小心觸碰“紅線”。如何做到既能規范市場行為,又能扶持市場主體發展? 2023年5月開始,池州市全面推行“輕微免罰”,在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20個領域制定445項免罰清單,明確初次違法、危害輕微、主動糾錯等情形可免于處罰。同時,建立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法制審核等制度,防止自由裁量權濫用。 推行“輕微免罰”以來,全市累計免罰市場主體1600余家,減免罰款近2000萬元,助力市場主體輕裝上陣、加快發展。 “五免之城”,免的是繁瑣、減的是負擔,優的是環境、贏的是民心。這一改革紅利持續釋放,推動優越的營商環境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今年上半年,池州市新增市場主體0.9萬戶、總數達17.9萬戶,引進省外億元以上項目168個,在建同類項目到位資金428.9億元、增長4.1%,形成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招商引資持續加強、經濟活力持續釋放的良好態勢。池州市政府辦公室營商環境科負責人江洲鵬表示,池州市將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深化“五免之城”建設,持續拓展改革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效能,讓便民利企成果惠及更多市場主體,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池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
皖ICP備2022012329號-1 網站標識碼:3417000002
皖公網安備 34170002000042號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