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4個月,第三屆創業池州大賽暨第四屆創業安徽大賽池州選拔賽近日落下帷幕。 這場以“萬馬奔池 贏在未來”為主題的賽事,吸引了234個創業項目報名,創歷屆新高。這些項目多聚焦池州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為池州城市發展注入澎湃的創新動能。 在大賽路演現場,記者發現,參賽項目創新亮點頻出,“含金量”滿滿。 在未來產業領域,榮獲一等獎的“星移聯信AI一體化衛星通信載荷產品研制項目”讓人眼前一亮。項目路演主講人周明介紹:“項目產品能在太空中直接處理拍攝到的圖像、自主排查故障,不用將所有數據都傳回地面,大大減輕了數據傳輸的壓力,實現了低軌衛星通信設備的技術突破。”值得關注的是,該項目所屬公司池州星移聯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已在池州落地衛星載荷生產工廠,融入江南航天城規劃,共同打造池州的“平天”星座。該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產300套衛星通信載荷的能力,預計明年將搭載池州造火箭發射“池州一號”衛星,為池州商業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新材料領域,“還原渣綜合循環利用技術”項目同樣令人矚目,安徽寶鎂輕合金有限公司項目團隊負責人胡瑞鑫介紹:“以前,工業鎂渣的處理方式比較簡單,要么是堆埋起來造成環境污染,要么只能當作簡單建材使用。如今,我們用創新的濕法工藝,把工業鎂渣高效變成了價值更高的碳酸鈣產品。整個過程不僅沒有廢棄物和污水排放,還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真正實現了冶金廢渣的資源化再利用。” 鄉村振興領域的項目則展現出“產業+公益”的雙重價值。“九華黃‘金’·城鄉共益”項目團隊以黃精種植和加工為基礎,打造都市群體消費購物旅游平臺。“用戶在平臺每完成一筆消費,其金額的5%將專項用于鄉村美育公益發展。目前,我們已經成功助力河南省鹿邑縣、安徽省青陽縣等地200多位鄉村孩子實現美育夢想。平臺線上線下消費額約50萬元,投入公益資金約4萬元。”項目負責人李嘉桐說。 “這些項目不僅技術路線清晰、市場前景明確,更與池州產業布局深度契合,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潛力股’。”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林芳表示,我市以創業池州大賽為龍頭,聯動長三角池商池才創業大賽、海聚英才創業大賽等品牌賽事,構建起高水平雙創平臺,經過三載培育,賽事成效已逐步顯現:往屆大賽中,已有41個項目成功轉化為實體企業,帶動就業超5000人,部分項目還深度融入我市半導體、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賽道,以及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未來產業集群,形成“以賽聚才、以賽促產”的良性循環。 創業者的成長與項目的落地,離不開各部門的“保駕護航”。我市從創業者實際需求出發,圍繞要素、服務、載體三個維度,打造覆蓋創業全周期的“護航體系”: — —15個市直部門協同推出“周周有創課、月月有活動”系列品牌行動,提供創業場地2萬平方米,歸集各類政策、融資、培訓資源90余項,構建起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創業生態; — —創新推出個人創業“一件事”集成服務,將13個高頻事項納入“一網通辦”,打造“政策、資金、場地、服務”一站式支持體系,推動創業服務從“可辦”向“好辦、快辦、智辦”躍升; — —高標準建設創業孵化體系,目前已培育各類創業孵化基地57個,其中省級基地20個,提供場地超過2萬平方米,在孵實體957家,累計帶動就業1.8萬人,形成“孵化一片、帶動一批、輻射全域”的創業集聚效應。 “ 資金是項目發展的關鍵難題,我市積極實施‘創業融資暢通工程’,今年已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15億元。目前,全市共設立創業相關基金48支,總規模達126.5億元。”市人力資源開發指導中心主任孟華說。 本屆大賽落幕并非終點,而是項目培育的新起點。“未來,我們還將持續建設更多的專業孵化載體,持續扶持特色創業項目,推動更多‘好項目’切實轉化為落地見效的‘好產業’。”林芳說。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池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
皖ICP備2022012329號-1 網站標識碼:3417000002
皖公網安備 34170002000042號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