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11341800003280140M/202101-00064 組配分類: 政府工作報告
      發布機構: 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主題分類: 綜合政務
      標題: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文號:
      成文日期: 2021-01-20 發布日期: 2021-01-20
      廢止日期: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2021-01-20 16:50 來源: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瀏覽次數: 字體:[ ]

      1、“兩個堅持”“兩個更大”: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展,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2、“六穩”“六保”:“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3、“四送一服”:即送發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創新項目、送生產要素,服務實體經濟。

      4、“四上”企業: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

      5、“三首”產品:即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

      6、“標準地”:指在完成建設項目相關區域性統一評估基礎上,明確建設項目投資、能耗、環境、建設、畝均稅收等控制性指標履約承諾出讓的國有建設用地。

      7、“三類土地”:即批而未供土地、閑置土地、低效用地。

      8、“抗補促”: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

      9、“三大一強”:指長江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專項攻堅行動。

      10、“六無四清”:指長江(池州段)禁捕退捕實現無一條捕撈漁船、無一副捕撈網具、無一個捕撈漁民、無一起捕撈生產、無一起非法偷捕行為、無一條刀魚等野生江鮮在池州上岸買賣,做到問題清、原因清、整改清、責任清。

      11、“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12、“三個以案”:即以案示警、以案為戒、以案促改。

      13、“五個重大”:即重大課題、重大項目、重大事項、重大問題、重大風險。

      14、“六治行動”:即鐵腕治礦、科技治超、從嚴治岸、重拳治砂、精準治污、全面治臟。

      15、“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16、“兩縱兩橫”鐵路網:“兩縱”即六(六安)安(安慶)景(景德鎮)鐵路和合池、池黃鐵路(這條縱線是合池接池黃共同形成),“兩橫”即宿宣城際(經過我市東至、石臺)、寧安客專。

      17、“三縱兩橫三聯”高速公路網:“三縱”即G3京臺高速、G3W德上高速、安慶至東至至景德鎮高速(S27G35),“兩橫”即G50滬渝高速和黃山經石臺、東至至九江高速,“三聯”即池州長江公鐵大橋、池州至宣城高速公路、望東長江公路大橋。

      18、“一規四補”:制定新一輪水利建設總體規劃,著力補齊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城鄉排澇設施建設、湖泊防洪治理、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短板。

      19、“三河五湖”:“三河”即白洋河、九華河、大通河;“五湖”即平天湖、九華湖、豐收湖、十八索、西岔湖。

      20、5G:指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具有高速率、低時延等特點。

      21、城市大腦:是智慧城市中樞系統,通過匯聚海量城市數據,構建城市數字形態,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建設強大的城市運行數據和信息處理中心,為跨部門跨層級業務互通提供共享交互平臺,為城市管理和市民服務應用提供數據和能力保障,讓城市運行變得更“智慧”。

      22、“七有”:即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23、“大物移云智”:即大數據、工業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

      24、“三個走”:即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能耗指標圍著項目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優化路徑走。

      25、“兩新一重”: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

      26、“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27、“三大革命”“三大行動”:指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三大革命”;推進村莊清潔、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村莊規劃建設提升“三大行動”。

      28、紅色信e貸:是一種具有特色的農村信用信息系統,主要依托基層黨組織,歸集整合包括黨建信息和人口土地確權、宅基地、林業、社保、醫保等20個部門66類數據,實現黨建紅色資源轉化為信用資源,信用資源變信貸資源。

      29、“三線一單”: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清單。

      30、“五育”: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




      備注:《政府工作報告》工作回顧部分統計數據采用的是預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