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五屆)第1號
《池州市九華黃精產業發展條例》已經2025年7月1日池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并經2025年7月10日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批準,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現將其文本以及草案的說明、審議結果報告公布。
池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5年7月23日
池州市九華黃精產業發展條例
(2025年7月1日池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 2025年7月10日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批準)
第一條 為了促進九華黃精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九華黃精生產、加工、經營、科研及其監督管理等活動。
本條例所稱的九華黃精,是指本市行政區域內九華山山脈天然生長的多花黃精和使用該種種質資源繁育、種植的多花黃精,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種苗。
第三條 九華黃精產業發展應當遵循科學規劃、品牌引領、科技支撐、綠色高效的原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統一。
第四條 市和縣區人民政府、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應當將九華黃精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九華黃精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制定土地、資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職責做好九華黃精的保護和產業發展工作。
第五條 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牽頭負責九華黃精產業發展的統籌協調、指導服務、監督管理等工作。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九華黃精加工和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服務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工作。
林業部門負責天然生長的九華黃精和九華黃精林下種植的監督管理服務等工作。
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商務、文化和旅游、衛生健康等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做好九華黃精產業發展有關工作。
第六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九華黃精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產業布局、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促進九華黃精產業規?;?、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鏈條化發展。
縣區人民政府和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行政區域九華黃精產業發展規劃或者實施方案。
第七條 市和縣區人民政府、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應當加強九華黃精種質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
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應當做好九華黃精優質種苗的培育、繁殖和推廣等工作;定期組織開展九華黃精資源調查,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天然生長的九華黃精保護點或者設立保護標志等進行保護。
第八條 市和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推進九華黃精保障性種苗生產基地、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建設。
鼓勵通過租賃、承包、入股、土地經營權流轉等方式擴大九華黃精種植規模,鼓勵農戶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等空閑地塊種植九華黃精。
第九條 市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制定九華黃精種植技術規程,加強對九華黃精種植的指導,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綠肥控草改土、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
第十條 九華黃精生產、加工和經營應當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有關質量安全標準。
九華黃精生產經營主體應當如實記錄和保存種植、采購、加工、貯存、運輸、檢驗、銷售、召回等信息,保證九華黃精及其產品全程可追溯。
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林業等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對九華黃精質量安全和可供追溯信息的記錄、保存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
第十一條 市和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推進九華黃精生產、加工、倉儲等標準化建設和檢驗檢測規范化建設,支持行業協會、企業等制定有關團體標準、企業標準。
第十二條 市和縣區人民政府、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應當支持和推動九華黃精加工基地、銷售地、集散地和產業園區建設,完善倉儲、物流等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推動九華黃精產業集群集聚發展;鼓勵利用電子商務、消費新場景等拓展九華黃精營銷渠道,促進產銷對接。
第十三條 市和縣區人民政府、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應當加強九華黃精品牌展示和宣傳推介,推動九華黃精產業與文化、旅游、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九華黃精產業綜合效益。
第十四條 市和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支持加大九華黃精產業研發投入,搭建九華黃精產業技術合作平臺,推進產學研用對接。
鼓勵、支持九華黃精生產經營主體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加強科技創新合作,開發加工九華黃精食品、藥品、保健品、生活用品及其衍生品,提高產業附加值。
第十五條 市和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通過組織引導、政策激勵等措施培育九華黃精龍頭企業和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生產經營主體,鼓勵生產經營主體建立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提升聯農帶農水平。
支持符合條件的九華黃精生產經營主體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
第十六條 市和縣區人民政府、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應當加強九華黃精區域公用品牌的保護和運用。
鼓勵、支持和推動九華黃精生產經營主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使用九華黃精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開展品牌建設,增強九華黃精品牌市場競爭力。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許可不得使用九華黃精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或者銷售冒用九華黃精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產品。
第十七條 市和縣區人民政府、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應當挖掘、整理九華黃精歷史文化資源,加強對九華黃精傳統工藝的保護和傳承,弘揚九華黃精食藥文化。
支持九華黃精傳統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鼓勵九華黃精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展授徒、研學、傳藝、交流等傳承傳播活動。
第十八條 市和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九華黃精產業人才引進、培養、激勵保障等機制,引導組織從業人員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鼓勵、支持高等院校建設九華黃精產業實踐教學基地,培養繁育、種植、管護、加工、科技研發、市場營銷等方面的人才。
第十九條 市和縣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設立特色產業發展基金,引導和促進九華黃精產業發展。
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提供有利于九華黃精產業健康發展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九華黃精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開展。
第二十條 對在九華黃精產業發展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給予激勵。
第二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九華黃精產業發展工作中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由有權機關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二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已有行政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關于《池州市九華黃精發展促進條例(草案)》的說明
——2024年10月31日在池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二十一次會議上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朱文明
市人大常委會:
受市政府委托,現就《池州市九華黃精發展促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有關情況作如下說明,請予審議。
一、背景依據及起草過程
(一)背景依據。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實施池州市農業產業化“1+3+6+N”三年提升行動,加快推進池州特色產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等法律法規,市政府在廣泛調研和征集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池州實際,起草了《條例(草案)》。
(二)起草過程。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24年度立法工作安排。市政府及時成立了《條例(草案)》起草工作專班,就九華黃精立法暨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多次調研,通過看基地、走訪龍頭企業和重點經營主體,召開座談會等方式,了解產業發展現狀,征求產業發展意見和建議。專班先后赴湖南省懷化市、婁底市進行考察學習,并參閱云南三七、吉林人參等特色產業發展促進條例,汲取好的經驗和做法,結合本市實際,形成《條例(草案)》初稿。9月11日,市政府向全社會征集意見,并書面征求縣(區)政府、管委會、市直相關部門、產業協會及相關企業意見。9月16日,市政府李軍副市長主持召開《條例(草案)》征求意見座談會。9月18日、19日,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分別對《條例(草案)》進行了合法性、公平競爭審查,最后形成《條例(草案)》報市政府常委會議審議。9月30日,市政府第3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池州市九華黃精發展促進條例(草案)》,以市政府議案的形式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二、主要內容
《條例(草案)》共七章四十條。其中,第一章總則,共7條。明確了立法目的、適用范圍、基本原則、政府職責、行業自治、產業鏈與發展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第二章種植與加工,共8條。主要內容是資源保護與品種選育、種苗管理、種植保護、生態保護、龍頭企業培育、工藝改進、深加工研發和質量創新平臺。第三章質量與監管,共6條。主要內容是標準體系建設與知識產權保護、質保制度、質量標準體系、信用體系、質量監管、特許商標保護和監督管理。第四章品牌與宣傳,共5條。主要內容是產業鏈拓展、產品宣傳、品牌建設、文化宣傳和文旅融合等。第五章服務與扶持,共10條。主要內容是市場建設、儲備物流建設、產銷服務、特色產品優惠政策、人才建設、財政支持、金融保障、資金監管、風險防范及表彰獎勵等。第六章法律責任,共2條。主要內容是法律責任和其他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第七章附則,共2條。主要內容是對概念釋義和本條例生效時間進行了規定。
關于《池州市九華黃精產業發展條例
(草案修改二稿)》審議結果及
論證修改情況的報告
——2025年7月1日在池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二十七次會議上
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吳 軍
市人大常委會:
4月29日,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了《池州市九華黃精產業發展條例(草案修改二稿)》(以下簡稱修改二稿),常委會組成人員對修改二稿予以肯定,同時也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見和建議。會后,法工委認真梳理意見,會同農工委和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林業局開展了深入研究論證,修改形成《池州市九華黃精產業發展條例(草案表決初稿)》(以下簡稱表決初稿)。6月上中旬,就表決初稿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聽取市直、貴池區有關部門和市人大常委會法律顧問、基層立法聯系點的意見建議,同步書面征求市人大代表、市工商聯和有關行業協會的意見建議,并報省人大常委會審查。6月16日,再次修改完善。6月18日下午,市人大法制委員會進行了統一審議,進一步完善,形成《池州市九華黃精產業發展條例(草案表決稿)》(以下簡稱表決稿),并于6月19日向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一次主任會議報告。期間,法工委對總的征集到的80余條意見建議均進行了認真研究、積極吸納?,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論證修改內容
表決稿共二十三條。主要修改內容為:
(一)關于體例結構。圍繞九華黃精生產、加工、經營、科研等活動,強化產業全鏈條要素保障,按照總則性規定、產業規劃、種源保護、繁育種植、質量管理、標準化建設、服務保障、研發創新、市場主體培育、品牌保護運用、文化傳承、人才支撐、金融服務、激勵等次序重新排列條款。
(二)關于總則性規定。一是進一步突出立法目的,刪除“規范九華黃精產業的相關活動”表述(表決稿第一條)。二是優化九華黃精定義,規定“本條例所稱九華黃精,是指本市行政區域內九華山山脈天然生長的多花黃精和使用該種種質資源繁育、種植的多花黃精,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種苗”(表決稿第二條第二款)。三是強化政府職責,加大扶持力度,明確要求“制定土地、資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措施”(表決稿第四條)。四是進一步完善有關部門職責,規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九華黃精加工和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服務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工作”,林業部門“負責天然生長的九華黃精和九華黃精林下種植的監督管理服務等工作”(表決稿第五條)。
(三)關于野生九華黃精保護。細化《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有關規定,增加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定期組織開展九華黃精資源調查,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天然生長的九華黃精保護點或者設立保護標志等進行保護”的內容。(表決稿第七條)
(四)關于種植規范。一是九華黃精的種植要求根據其作為農產品、食品、藥材的不同用途而有所差異,目前國家質量管理規范限于中藥材方面,未包含九華黃精的全部用途,因此刪除“按照國家質量管理規范”表述。二是增加“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綠肥控草改土、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的內容,從種植源頭體現綠色高效的基本原則。(表決稿第九條)
(五)關于質量安全和品質保障。一是整合修改二稿第十條第一款、第十一條,作為表決稿第十條,規定九華黃精生產、加工和經營應當嚴格執行質量安全標準和如實記錄、保存全程可追溯信息,并增加“質量安全”作為部門指導和檢查的內容(表決稿第十條)。二是整合修改二稿第十條第二款、第十二條,作為表決稿第十一條,并優化有關表述,規定“市和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推進九華黃精生產、加工、倉儲等標準化建設和檢驗檢測規范化建設”(表決稿第十一條)。
(六)關于產業集群集聚發展。整合修改二稿第十三條、第十四條,作為表決稿第十二條,并將“建設九華黃精加工基地、產業園區和交易市場”的內容優化表述為“支持和推動九華黃精加工基地、銷售地、集散地和產業園區建設”,增加“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作為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的促進主體。(表決稿第十二條)
(七)關于市場主體。一是增加“鼓勵生產經營主體建立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提升聯農帶農水平”的內容。二是鑒于“創新型企業”是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前提條件且不享受有關優惠政策,刪除“創新型企業”表述。(表決稿第十五條)
(八)關于人才支撐。進一步明確、充實九華黃精人才工作的具體內容,規定“市和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九華黃精產業人才引進、培養、激勵保障等機制,引導組織從業人員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表決稿第十八條)
此外,表決稿還對部分語句、文字作了修改完善。
二、未吸納的意見
部分審議意見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未吸納到表決稿中。一是修改二稿第二條第一款的“生產”修改為“種植”?!吧a”特指農業生產,包含了九華黃精種苗繁育和九華黃精種植、管理、采挖全過程,較“種植”范圍更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表決稿仍作“生產”表述。二是修改二稿第十一條“保證九華黃精及其產品全程可追溯”存在難度。該條是對九華黃精及其產品全程可追溯的工作經驗進行了總結提煉并上升為法規規范,目前農業農村部門已制定推廣了相關制式表格,且操作簡便,應用較為成熟。
按照設區的市法規批準時限有關要求,銜接九華黃精擴圍等工作,法規實施時間擬定于2026年1月1日(表決稿第二十三條)。
法制委認為,表決稿比較成熟,建議本次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